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6月, 2019的文章

雷射術後保養的六大關鍵要素!

圖片
#雷射治療#雷射術後#醫美雷射#雷射術後保養#術後清潔#肌膚屏障#鎖水防禦#植物脂#無粉體防曬 雷射術後保養掌握關鍵要素,你其實可以美的更健康 你是否曾經歷過雷射治療,卻難過的發現雷射後的皮膚變得更敏感脆弱、健康狀況大不如前?在失望之前請先停下脚步,審視一下,你是否忽略了那些醫美雷射術後關鍵的重點? 醫美雷射是一個先破壞再建設的療程。這個過程也會因各種不同的雷射方式如保養型雷射、微創型雷射,或因施打能量的高低,對皮膚產生不等程度的破壞。 醫美雷射術後在3-6個月的未來,選擇合適的醫學護膚產品進行有效的皮膚護理(保濕、鎖水、修復、防曬)讓受損脆弱的肌膚修養生息,其實是肌膚迎向理想健康狀態非常重要的關鍵! ----------------------------------- 雷射術後保養關鍵一:給皮膚有用的成份就好 醫美雷射手術,主要是利用不同波長的雷射光,打入不同深度的肌膚,針對全臉或特定目標區域處理肌膚問題。無論你使用何種雷射,打完雷射後,在肌膚上都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受損。由於肌膚表面的重要屏障- 角質層遭到受損,表皮層受到損害,肌膚保水能力大幅下降,會呈現像脫了水一樣乾燥、粗糙且暗沉,這時皮膚便容易產生敏感泛紅、乾燥發癢的症狀。 此時,除了給肌膚原有或相近且需求的成分為肌膚進行有效修補外,此刻的的肌膚己經不起再度的摧殘!建構防禦性的防曬能力及捨棄只為討好你的化學色料、香味、合成脂、酒精、醇類、凡士林、稠化劑、礦物油等成份,是避免肌膚再度受到傷害及刺激的方法。守護肌膚健康,只給皮膚有用的成份就好。 ----------------------------------- 雷射術後保養關鍵二:術後清潔,其實做的多不如做的少! 電射後的皮膚,在雷射手術後的3-7天內,面對受損、傷口與正在新生中的角質層,建議傷口不碰水、其他部位因尚存微創細微的外觀不顯著的小傷口,在清潔上,應避免過度去脂或刺激術後脆弱的角質層,以不含酒精、香料、醇類的成份單純的化妝水或純水,以面紙或化妝棉沾濕,輕輕的將臉上髒污去除即可。待傷口癒合後,再開始以溫和的清潔用品清潔。對皮膚而言,清潔這件事來說,多不一定是好。 ------------------------------

我的肌膚防護時間有多長?

圖片
面對熱情的太陽 你準備好了嗎 ? 以中央氣象局預測報告所指出,未來一周台北市的氣溫及 2019/06/21 紫外線指數預報資料 ( 如下表 ) ,整周最高溫度超過 32 度的天數高達四天,而其中更有高達 36 度最高溫度的紀錄,而紫外線呢 ? 其指數都已是高量級的顯示,更有部分區域是紫爆的危險等級,以往年六月份的天氣均溫看來,今年的太陽是特別的熱情許多。 做好全寬頻的防曬 確保肌膚健康 如同之前所描述,太陽射線所包含的全寬頻射線有非常多不同波長的來源從最短波長的宇宙射線(Cosmic Rays) 起,依次為加瑪線( γ -Ray) 、愛克斯光 (X-Ray) 、紫外線(Ultraviolet-Ray,UV)、可見光線(Visible Light)、紅外線(Infrared)、微波(Microwave,也就是家電微波爐所用波段)、無線電短波、中波和長波等。太陽輻射以各波段能量大小分佈而言,狹窄的可見光線波段約佔 50%, 其他則為紫外線約佔 7%,紅外線約佔43%。紫外線通常按照波長又分為 3 類,UVC 波長為 100nm~280nm、UVB 波長為 280nm~315nm、UVA 波長為 315nm~400nm。如上如此多的太陽射線中,為人所特別留意的,對於肌膚傷害的卻只有紫外線(Ultraviolet-Ray,UV),而其防護能力也清楚地被量化成SPF數值及PA數值,這些標示的數值代表著的是肌膚對於紫外光線的防護能力,數值愈大,防護效果愈佳。預防肌膚被曬傷、曬黑、形成瑕疵、斑點、皺紋等老化外觀的效果愈好。 你知道你的膚色型態是如何? 根據Fitzpatrick skin phototype將皮膚型態分為六種 Level 1: 皮膚很白,而且常有雀斑,只要受到 20 分鐘的陽光直射就輕易地晒傷,而且怎麼晒都不會黑,大多具有藍眼睛,髮色大多為金色或紅色。 Level 2: 膚色很淡,受到 30 分鐘陽光直射後經常會晒傷,雖然可能會晒黑,但是很不明顯,眼睛的顏色通常是藍色、綠色或棕色,髮色通常是金色、紅色或淡棕色。 Level 3: 膚色淡或中等或橄欖色,受到 40 分鐘的陽光直射後有時會晒傷,雖然會晒黑,但是都在晒傷後才會發生,任何頭髮或眼睛顏

進一步了解全寬頻太陽射線中的-紫外線

圖片
太陽輻射是太陽以電磁波放射的能量,也稱太陽能,是地球上絕大部 分生物能量的來源。而太陽輻射發出的電磁波涵蓋很寬的波長範圍,稱為太陽光譜。 這些不同的波長有不同的名稱,從最短波長的宇宙射線(Cosmic Rays) 起,依次為加瑪線( γ -Ray) 、愛克斯光 (X-Ray) 、紫外線(Ultraviolet-Ray,UV)、可見光線(Visible Light)、紅外線(Infrared)、微波(Microwave,也就是家電微波爐所用波段)、無線電短波、中波和長波等。太陽輻射以各波段能量大小分佈而言,狹窄的可見光線波段約佔 50, 其他則為紫外線約佔 7,紅外線約佔 43。紫外線通常按照波長又分為 3 類,UVC 波長為 100nm~280nm、UVB 波長為 280nm~315nm、 UVA 波長為 315nm~400nm。                                                    全寬頻太陽射線和臭氧層的關係 由於平流層中的氧分子會吸收紫外線而分解成氧原子,分解後的氧原子再與氧分子結合成臭氧。此時,臭氧再吸收紫外線而分解成氧原子與氧分子,氧原子再與氧分子結合形成臭氧。因為在整個臭氧的吸收反應過程中,臭氧並未消耗, 只是把紫外線吸收後變成熱能,這也是為什麼在平流層裡,溫度會隨高度而上升的主要原因。 在平流層中的臭氧我們稱之為臭氧層,此臭氧吸收紫外線轉成熱能的 過程,也就是保護地球表面免受紫外線過度傷害的機制。1985 年英國科學家法曼發現南極上空臭氧層呈大幅減少的現象,有關『臭氧層破洞』的研 究便隨之受到科學界的重視。 因此全球臭氧減少與近地面紫外線強度增加, 也是人類未來需要面對的問題。                                                    全寬頻太陽射線和天氣的關係 (一)影響紫外線強度的因素 太陽輻射的強度是指單位面積所接收到的輻 射能量。太陽輻射到達地球表面的強度隨著太陽高度角、日地距離以及日照時間而改變,而地球大氣成分則會因為對於輻射線的吸收、散射及反射作用,造成到達地表的輻射有衰減的作用。而紫外線是太陽輻射的一部份,因此也會受到上述因素的影響。 以北半球為

全寬頻太陽射線的危害隱藏在生活中!?

圖片
全寬頻太陽射線的危害隱藏在生活中!? 大家都已經知道,太陽射線裡面以波長長短而區分為幾大部分,包含可見光線,紫外線及紅外線,而不同波長的光線,對於皮膚來說代表的是不同程度的傷害,比如說,可見光裡面的藍光來說,他又被稱為高能量的可見光,長期的照射藍光,對於皮膚細胞的健康是有影響的,又如黃外線,其穿透皮膚的程度也不比紫外光線來的遜色。當然所造成的影響,真皮層金屬蛋白酶 (MMP) 的過量生成,對於真皮層蛋白結構的降解,最後形成老化真皮層的空洞以及外觀的鬆弛與紋路的產生。 全寬頻太陽射線還有些甚麼 ? 在感受的到灼熱、刺痛或曬傷的全寬頻太陽射線之外,隨著電子產品及智慧行動裝置的普及運用,電磁波 (EMR) 對於人類傷害的研究報告也愈來愈多,手機電磁波又稱為 射頻電磁波,「射頻 (RF) 」頻率範圍是從 3 千赫茲( KHz )至 300 吉赫茲( GHz )。 在眾多的研究報告中, 又以 17MAY 2010 世界衛生組織 (WHO) 委託國際癌症研究機構 IARC 針對 13 個國家,四種頭頸部癌症評估報告使用相當於 10 年行動電話者與癌症的相關性的研究報告最具代表性,由行動電話製造協會 MMF 及 GSM 協會出資贊助的研究結論報告中指出, 依相關性風險指數 OR 評估得到如下兩點結論: 依行動電話裝置使用時間長短 (1) 一般時間使用者 :( 使用時數 1000Hr/10 年,相當於 2-2.5Hr/ 月 )     癌症風險性與行動電話電磁波沒有明顯的相關性 (2) 長時間使用者 :( 使用時數 1640Hr/10 年,相當於 0.5Hr/ 天 )     癌症風險性與行動電話電磁波具有明顯的相關性 原文摘要 :In the tenth [highest] decile of recalled cumulative call time, ≥ 1640 h, the OR was 1.40 (95% CI 1.03-1.89) for glioma, and 1.15 (95% CI 0.81-1.62)for meningioma 全寬頻防曬防禦的重要 由上述報告結論摘要,我們再次地提醒,全寬頻太陽射線中除了耳熟能想的紫外線之外,其實藍光、紅外線,甚至是